第七次中日關系輿論調查發布
“中日雙方公眾相互好感度下降”
本報訊 (記者王姝)中日兩國同步進行的輿論調查結果顯示,本年內,中日雙方相互好感度明顯下降,中國公眾對日好感度為28.6%,比去年下降了近10%。昨日,由中國日報社和日本言論NPO共同實施的第七次中日關系輿論調查結果在北京發布。
公眾好感度降近10%
報告顯示,自2005年起,中國公眾對日好感度一直呈上升趨勢,從11.6%升至38.3%。今年,受釣魚島撞船事件和福島核危機影響,中國公眾對日好感度降至28.6%,比去年下降了近10%;中國學生、教師對日本印象好的比例為43.1%,而去年為45.2%。
日本方面,20.8%的公眾和40.6%的知識分子對中國印象較好,分別比去年下降了6.5%和10.8%。較普通公眾而言,中國學生教師和日本知識分子對于對方國家的好感度更高。
領土問題成最大障礙
參與調查的相關負責人認為,兩國公眾對于對方國家的好感度呈現一定程度波動,領土問題仍是中日關系發展最大障礙。
數據顯示,中方58.4%的公眾和42.8%的學生教師把阻礙兩國關系發展歸咎于領土問題,其次是中日民間缺少相互信任和有關海洋資源的糾紛。
日方調查結果顯示,有63.2%的公眾和51.2%的知識分子首選領土問題。
中日關系重要仍是共識
盡管好感度下降,但中日關系重要仍是雙方共識。
中方調查結果表明,83.1%的普通公眾和88.6%的學生教師認為中日關系非常或較重要。而日本方面,77.6%的公眾和98.0%的知識分子認為中日關系重要或較重要。本次調查,日方1000名公眾和500名知識分子參與問卷調查,中方共有1540人受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