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之家】400-884-9000 010-68833456 聯系人:王經理
1. 溫度控制
1) 溫度控制思路
改變機房恒定的溫度控制為以滿足機房設備正常運行溫度為準;u
改變空調7×24小時不間斷運行方式為間斷性的運行方式;u
通過現有機房新風換氣系統充分利用室外溫度來調節室內溫度(冬季);u
u 加強機房溫濕度監控以隨時對空調作節電控制;
通過機房風道改治等方法保障環境要求高的設備正常運行;u
各地季節性溫度變化情況Ø
下表列舉了全國各區城季度平均溫度情況,通過了解這些信息幫助我們實時的對機房所需溫度進行調整;
|
區域 |
春季(℃) |
夏季(℃) |
秋季(℃) |
冬季(℃) |
|
東部 |
19 |
23 |
22 |
5 |
|
南部 |
22 |
35 |
25 |
10 |
|
西部 |
15 |
30 |
17 |
0 |
|
北部 |
14 |
29 |
16 |
-5 |
各專業主要設備溫度條件要求(℃)Ø
|
專業 |
IP\語音 |
傳輸 |
動力 |
|
主要
設備 |
交換機 |
路由器 |
服務器 |
SDH/D
WDM |
光端機
設備 |
高低壓 |
蓄電池 |
UPS/開
關電源 |
|
溫度
需求 |
15-30(長期)
0-45(短期) |
0-40 |
5-35 |
0-30 |
0-30 |
-10—40 |
20-25 |
0-30 |
上表中所列舉溫度是該設備正常工作所需要的環境溫度條件;Ø
Ø 從表中可以得知,除蓄電池需要嚴格的溫度范圍(20-25℃)外,其他設備工作溫度可以在15-30℃之間;
地區溫度與設備工作溫度范圍對比圖Ø
Ø 從圖中可以得知:
a) 除去設備本身發熱,外界環境一年中大多數時間基本可以滿足設備工作環境要求(15-30℃);Ø
b)Ø 由于設備本身發熱和設備工作設計溫度在常溫(25℃),通訊機房均裝備專用空調設備來保障機房溫度穩定在常溫下;
c)Ø 在春季和秋季室外溫度接近設備工作設計溫度,此時可以考慮加強機房通風來保障機房穩定的工作環境要求;
d)Ø 夏季和冬季是室外溫度和設備常溫差距最大的時期,空調耗能最大,有效的控制這兩個季節空調的使用效率將是降低機房電費成本的關鍵。
2) 溫度控制措施:Ø
合理控制機房空調的啟停時間Ø
根據當地實際環境溫度和各專業機房所需溫度條件來合理制定機房空調的開啟和停機時間,有效控制不必要的空調損耗(包括空調空載耗能);
Ø 對機房加以改造,增加機房通風換氣能力
由于機房外環境溫度一年中絕大部分時間是能滿足IT設備所要求溫度條件,所以可以通過加強室外空氣與室內空氣的對流換氣來縮短機房空調的使用時間;
Ø 加強機房密封性能,合理利用機房窗簾調溫
主要是在夏季,機房窗簾的遮擋可以有效降低太陽熱能輻射,根據經驗數據通常窗簾可以有10℃左右的調溫能力;
適當增加機房內設備隔斷,提高機房空調利用率Ø
在大多中繼機房和小的業務機房,現有的通訊設備所占使用機房面積比例很小,如果整個機房使用空調將是很大的浪費,所以可以考慮適當進行設備的隔斷處理,提高空調使用效率;
為保障部分設備溫度要求高的情況可加強此部分空調風道的合理整改Ø
由于機房設備要求溫度條件不同,此時可以整改機房空調送風風道,使溫度條件要求高的設備充分得到空調送風,以此提高空調使用效率;
Ø 2. 濕度控制
1) 溫度控制思路Ø
各地季節性濕度變化情況Ø
Ø 下表列舉了全國各區域季度平均濕度情況,通過了解這些信息幫助我們實時的對機房所需濕度進行調整;
|
區域 |
春季(%) |
夏季(%) |
秋季(%) |
冬季(%) |
|
東部 |
45 |
70 |
40 |
15 |
|
南部 |
50 |
85 |
50 |
20 |
|
西部 |
40 |
60 |
50 |
10 |
|
南部 |
40 |
60 |
25 |
10 |
各專業主要設備濕度條件要求(%)Ø
|
專業 |
IP\語音 |
傳輸 |
動力 |
|
主要
設備 |
交換機 |
路由器 |
服務器 |
SDH/D
WDM |
光端機
設備 |
高低壓 |
蓄電池 |
UPS/開
關電源 |
|
濕度
需求 |
40-65%(長期)
20-90%(短期) |
10-90% |
20-80% |
20-90% |
20-80% |
20-80% |
40-60% |
20-80% |
上表中所列舉濕度是該設備正常工作所需要的環境濕度條件;Ø
Ø 從表中可以得知,除了交換機(40-65%)和蓄電池設備(40-60%)需要較高濕度要求外,其他主要設備設備工作濕度滿足的要求可以在20-80%之間。
Ø 從圖中可以得知:
a) 外界環境一年中絕大多數時間可以滿足主要通信設備工作環境濕度要求(20-80℃);Ø
b)Ø 夏季和動機中可能出現需要空調處于加濕和除濕的情形,如果通過空調自身的加除濕功能來調節機房濕度可能會增加很大的功率損耗,并且部分機房精密空調不具備太大的調節濕度范圍,此時可以考慮解除機房專用空調的加除濕功能,替代為機房增加專用加除濕設備來保障機房適當的濕度需要;
2)濕度控制措施:Ø
對機房加以改造,增加機房通風換氣能力Ø
Ø 由于機房外環境濕度一年中絕大部分時間是能滿足通信設備所要求濕度條件,所以可以通過加強室外空氣與室內空氣的對流換氣來縮短機房空調加除濕時間;
Ø 適當增加機房內設備隔斷,提高機房空調利用率
Ø 在大多中繼機房和小的業務機房,現有的通信設備所占使用機房面積比例很小,如果整個機房使用空調加除濕功能將是很大的浪費,所有可以考慮適當進行設備的隔斷處理,提高空調使用效率;
在加除濕耗能較大的機房可以考慮增加專用加除濕設備Ø
此措施主要針對機房濕度變化范圍比較大,并且機房空間較小的場合;Ø
Ø 根據設備規格:一般上每80平方米空間配置一臺加濕機和除濕機,技術規格為加濕機5-9公斤/小時、除濕機3-5公斤/小時。
Ø 在機房相對濕度低于20%時開啟加濕機,相對濕度高于80%時開啟除濕機。
Ø 3. 聯機控制
1.Ø 采取空調聯機控制運行的理論依據
Ø 對于某機房區域配置兩臺或多臺空調設備并且各自獨立運行時,由于多臺空調系統之間存在個體差異會帶來巨大的內部損耗,現象是部分空調處于加熱狀態,而部分空調則處于降溫狀態,或者是部分空調處于加濕狀態,而部分空調則處于除濕狀態,其主要原因如下:
空調內部溫濕度傳感器一致性差異或部分傳感器損害;n
空調設備溫濕度設置的差異或異常;n
n 空調回風路由得不同或整個機房溫濕度部分差異;
Ø 往往上述原因所帶來的空調內部損耗不易察覺或無法察覺,這樣所帶來的電能損失時相當巨大的。以某機房所作的統計分析,從11月份至2月的機房電費支出中每月近三分之一的電費是由于多臺空調處于獨立工作而內耗掉了。
2. 空調內部損耗分析Ø
Ø 假設空調Ⅰ對室內溫度檢測正常,而空調Ⅱ檢測有1℃的偏差,兩臺空調設置溫度為20℃,穩定狀態范圍在18℃ ̄22℃,當溫濕度傳感器探頭檢測到室溫高于22℃時,壓縮機將起動降溫,低于18℃時,加熱機構則起動升溫。
1) 0 ̄t1段:空調Ⅰ和空調Ⅱ處于穩定狀態,空調Ⅰ檢測的室溫為20℃,空調Ⅱ由于偏差1℃檢測值在21℃,此時兩空調既不加濕,也不降溫。Ø
Ø 2) t1 ̄t2段:由于機房溫度的升高(或是外界環境變化,或是通信設備運行造成的溫升)。空調Ⅰ和空調Ⅱ檢測溫度均在升高。
3)Ø t2 ̄t3段:由于空調Ⅱ的傳感器檢測的溫度已超過22℃(其實有1℃的偏差)。故空調Ⅱ壓縮機起動,開始降溫。空調Ⅰ也隨之溫度下降。
4)Ø t3 ̄t4段:隨著空調Ⅱ的不斷降溫(此時已經存在傳感器偏差引起的不必要的降溫了),在空調Ⅱ達到20℃是并沒有停止降溫,因為空調內部設置有延時功能,仍要持續一段時間來降溫,在t3時刻,空調Ⅰ的檢測溫度已低于18℃的臨界值,故空調Ⅰ開始升溫,此時間段是空調Ⅰ升溫,空調Ⅱ降溫,處于相互作用沖抵階段,此時便產生嚴重且不必要的內部損耗。
Ø 3. 聯機控制方案
A. 選取機房中某一臺空調作為主控空調(空調1),其他空調依次與其控制器連接;Ø
B. 通過主控空調來設置聯機信息,包括聯機數量、各臺空調設置溫濕度以及可設置空調輪流啟停時間;Ø
C.Ø 通過主控空調的傳感器信息來控制機房所有空調實現一致性的升降溫和加除濕狀態;
D.Ø 通過主控空調控制多個空調輪流工作保障了各臺空調定期運行,同時避免了由于自身傳感器誤差帶來的部分空調持續工作,部分空調從不工作弊端。
Ø 4. 機房屬性
Ø 各地還應根據各自機房所帶來業務量停開或少開機房專用空調,尤其是有些新建機房,可能業務量還沒有上來,因此機房內的設備課內也較少,這樣設備的發熱量也不是很大。在這種情況下,通過我們人為的控制,增加巡視次數,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靈活掌握開機數量以及開機時間,也能節約一定的用電量。
|
序號 |
名 稱 |
優先級別 |
建議運行環境 |
|
溫度 |
濕度 |
|
A |
語音機房 |
⑩⑩⑩⑩ |
30%-70% |
15℃-30℃ |
|
B |
數據機房 |
⑩⑩⑩⑩ |
30%-70% |
15℃-30℃ |
|
C |
IDC機房 |
⑩⑩⑩⑩ |
45%-55% |
20℃-25℃ |
|
D |
綜合機房 |
⑩⑩⑩⑩ |
20%-80% |
15℃-30℃ |
|
E |
傳輸機房 |
⑩⑩⑩ |
20%-80% |
15℃-30℃ |
|
F |
動力機房(不包括電池) |
⑩⑩ |
20%-80% |
15℃-30℃ |
|
G |
電池室 |
⑩⑩⑩⑩ |
40%-60% |
20℃-25℃ |
|
H |
其他機房 |
⑩⑩ |
30%-70% |
15℃-30℃ |
n 4、其他
從上表中可以得知:n
n 機房專用空調和辦公室空調用電量占機房總用電量的70%左右,有效的降低空調的耗電量是降低運維成本的關鍵;
n 除去設備用電(18%)外,機房照明在總的用電比例(10%)也是相當可觀的,所以又必要再強調空調節電的同時注重機房照明的合理使用。 【空調之家】400-884-9000 010-68833456 聯系人:王經理